國內外各高校:
為貫徹落實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促進全球農業價值鏈轉型升級,響應國際社會對農業創新的迫切需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一2035年)》工作部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國際實踐平臺,推動創新教育貫穿教育活動全過程,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加快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動能,為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全球農業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定于2025年8月至10月舉辦世界青年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智享農業,青創未來
二、總體目標
本賽事致力于推動全球農業領域的創新與合作,傳承和弘揚農業創新精神,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農業創新人才,聚焦“創+”融合農業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開啟農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新征程,引導國內國外廣大青年學生以大賽為平臺,用在課堂和實驗室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創新實踐中增本領、長才干,在互學互鑒中增進中外青年的友誼,讓廣大國際青年在全球化的廣闊天地中更好展現才華。
三、組織機構
世界青年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
四、大賽內容
大賽分為國內國際雙賽道進行,各賽道下各設四個賽道方向,具體賽道設置如表所示:
鄉村振興賽道 |
方向 |
賽道設置 |
產業振興 |
產業振興方向旨在通過創新和優化鄉村產業結構,提升鄉村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參賽項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農產品深加工、鄉村旅游開發、農村電商、特色農業發展等。本方向鼓勵參賽者提出能夠促進鄉村產業多元化、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的創新方案,以及能夠適應市場需求、推動鄉村產業升級的策略。 |
|
人才振興 |
人才振興方向關注鄉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旨在通過教育、培訓和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鄉村居民的整體素質和技能水平。參賽項目可以涉及鄉村教育改革、職業技能培訓、人才引進政策、創業支持計劃等。本方向鼓勵參賽者提出能夠激發鄉村人才潛力、促進人才回流、提高鄉村人力資源質量的創新措施。 |
|
文化振興 |
文化振興方向致力于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同時推動鄉村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參賽項目可以包括鄉村文化遺產保護、鄉村文化活動組織、鄉村文化產品開發、鄉村文化與旅游融合等。本方向鼓勵參賽者提出能夠增強鄉村文化自信、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提升鄉村文化軟實力的創意方案,以及能夠促進鄉村文化與現代社會融合發展的策略。 |
|
生態振興 |
生態振興方向強調鄉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旨在通過可持續的鄉村發展模式,實現鄉村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共生。參賽項目可以涉及鄉村環境保護、生態農業實踐、綠色能源利用、鄉村生態旅游等。本方向鼓勵參賽者提出能夠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提高鄉村生態服務功能的創新方案,以及能夠促進鄉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策略。 |
主賽道(國際、國內) |
方向 |
賽道設置 |
智慧農業 |
智慧農業方向旨在探索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如物聯網(IoT)、大數據、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可持續性。參賽者將被鼓勵開發創新的解決方案,促進優化作物管理、水資源利用、病蟲害預測和防治,以及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參賽項目不僅可以關注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強調數據驅動的決策過程,以實現精準農業和智能化管理。 |
|
生物技術 |
生物技術方向專注于利用生物體或其組成部分來開發新的農業技術和產品,包括基因編輯、生物育種、微生物肥料和生物農藥等。參賽項目可展示在提高作物產量、增強作物對環境壓力的抵抗力、改善土壤健康和開發新型生物基農業投入品方面的創新成果。 |
|
食品與健康 |
食品與健康方向著眼于食品的生產、加工、分配和消費過程中的健康和營養問題。參賽項目將被鼓勵開發能夠提高食品營養價值、減少食品浪費、確保食品安全和促進健康飲食習慣的創新解決方案,包括開發新型食品加工技術、設計更健康的食品配方、探索可持續的食品供應鏈管理,以及利用科技提高消費者對健康食品選擇的認識和訪問等方面的應用。 |
|
地球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
地球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方向關注農業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可持續的農業實踐來保護和恢復地球健康。鼓勵參賽項目提出創新的農業模式和實踐,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土壤和水資源管理,以及促進生態平衡。強調農業與環境保護的和諧共生,以及通過可持續農業實踐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 |
五、參賽要求
(一)參賽項目能夠緊密圍繞農業全產業鏈發展需求,深度體現現代農業技術創新、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及鄉村振興戰略實踐成果,具備技術落地或商業化潛力。鼓勵運用智慧農業、生物技術、生態循環農業、農產品深加工、農業數字化服務等技術,培育農業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推動農業與文旅、康養、科技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業現代化轉型升級。
(二)參賽項目應積極傳播農業領域正能量,符合聯合國持續發展目標(SDGs),確保內容真實、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內容。項目所涉及的技術創新、發明創造、專利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若項目涉及技術保密內容,參賽前須進行脫敏處理。嚴禁抄襲盜用他人成果、提供虛假材料等違規行為,一經查實,即刻取消參賽資格、所獲獎項等相關權利,并由參賽方承擔全部法律責任。
(三)參賽項目僅可選擇一個符合要求的賽道報名,參賽團隊所屬單位依據團隊負責人的學籍或學歷確定,且代表單位具有唯一性。在校生以報名通知發布之日的在讀學籍為準,畢業生以最高學歷為準。參賽團隊需在規定時間內提交中英雙語材料(技術方案、市場分析、財務模型等)。已參與其他國際級競賽或已獲得專利的項目,不可報名參加本次大賽。
(四)參賽人員須為國內外高校在校生(以報名截止日在讀學籍為準)或畢業3年內青年(年齡限制為18-30周歲),參賽團隊人數需≤5人,鼓勵跨校、跨專業聯合組隊。參賽項目中的指導教師不納入年齡及學籍限制,但需在報名材料中單獨注明教師身份及所屬單位。
(五)國內外參賽高校及相關機構需嚴格開展參賽項目審查工作,確保項目的合規性、真實性與創新性。審查范圍涵蓋參賽資格、農業科技成果、知識產權、財務數據、運營狀況、榮譽獎項等內容。其中,入圍復賽的項目,由各學校匯總并加蓋公章后報送至中國農業大學;入圍總決賽的項目,則由中國農業大學審核后報送大賽組委會。
(六)所有參賽團隊需提交作品報名表、商業計劃書(Word版和PPT版)、指導教師確認函、1分鐘項目介紹視頻(100M以內,選交)(以上材料詳見附件),各材料文件命名為“賽道名+項目名稱+負責人姓名+計劃書/匯總表/材料名”,一齊打包壓縮(壓縮包命名為“賽道名+項目名稱+負責人姓名”)。
六、賽程安排
(一)參賽報名(2025年7-8月)。參賽團隊將相關材料發送至大賽組委會郵箱:wyaiec@cau.edu.cn。報名截止8月31日。
(二)線上預選賽(2025年8-9月)。線上預選賽的評審由大賽組委會參照大賽評審細則組織實施。預計在9月10日前完成。
(三)復賽(2025年9月)。線上預選賽晉級的隊伍進入復賽,復賽將以線下路演的形式在中國農業大學開展,京外及國際隊伍可直接提交路演視頻,經審核通過后遠程參與。具體安排由組委會另行通知。
(四)總決賽(2025年10月15日)。通過復賽選拔共產生10個項目入圍決賽,其中國際主賽道賽道6個,鄉村振興賽道4個。設置金獎2個、銀獎3個、銅獎5個,大賽組委會為參賽隊伍提供參賽證明與榮譽證書。總決賽具體安排將另行通知。
七、其他
本通知所涉及內容的最終解釋權,歸世界青年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所有。
八、聯系方式
電子郵箱:wyaiec@cau.edu.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
郵編:100080
中國農業大學世界青年農業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
2025 年 8 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