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青年學子之間的相互交流,使同學們與來自不同領域,有不同興趣志向的同齡人在深度交流中感受理想信念、人生態度以及處事情懷,中國農業大學學工部聯合姝言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室、植物保護學院學生會聯合舉辦“思得沙龍”。思得沙龍又名“SEED”,四個字母分別代表Selfdom(個性)、Entertainment(趣味)、Enthusiasm(熱忱)與Dedication(奉獻); “種子”也指代農業的根基與新生青年力量的蓬勃發展。每期思得沙龍將邀請校內外青年榜樣與同學深度交流,相互學習,共同發展。
【思得沙龍第十八期】
活動時間:2019年11月7日(周四)晚19:00
活動地點:中國農業大學西校區植保樓2060會議室
主講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員,清華大學水木學者 舒全峰
【嘉賓簡介】
舒全峰,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員,清華大學水木學者,從事公共政策、鄉村治理、精準扶貧研究,有豐富的鄉村調研和公益活動經驗。先后師從汝鵬教授、王亞華教授,已在《管理世界》、《公共管理學報》、《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重要期刊發表論文近20篇,提交內參報告10余件,相關研究成果獲得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批示。曾獲得教育部博士生國家獎學金、清華大學優秀學生干部、第7屆華人公共管理學者研討會優秀論文獎等40多項榮譽,入圍2018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學金候選人,并最終獲得清華大學蔣南翔獎學金。
【活動導讀】
2014年的寒假,在前往深度貧困地區的滇桂黔石漠化山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生舒全峰與鄉村振興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地的貧困狀況給他帶來了深深的震撼——為什么中國的部分農村依舊如此貧困?如何讓中國的農村發展得更好?在經過慎重考慮后,原本從事科技政策研究、準備碩士畢業就直接工作的舒全峰毅然決定要繼續深造,把鄉村治理作為自己終生的研究志向。他知道,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從此,他爬崖路、穿險道、住村居、訪村民,走遍全國27個省區、300余個村莊,累計行程達10余萬公里,進行了大量的的鄉村公益活動和鄉村調研工作,致力于把管理學理論運用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上,為農村謀發展,為農民謀幸福。
對于廣袤的中國農村大地來講,貧窮和落后終會消失,唯有愛和溫度,會永留心間。”本次思得講座,舒全峰將聚焦農村調研和公益活動,暢談農村發展的現在與未來。
報名鏈接:https://www.wjx.cn/jq/48975809.aspx
本次活動報名限100人,名額報滿將停止收集問卷。為避免資源浪費,請報名同學提前10分鐘入場簽到,報名活動未參加的同學家將取消之后活動報名資格。
學生工作部
姝言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室
植物保護學院學生會
2019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