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這個世界,相信每個經過的地方都可能存在值得我凝視的內容,我喜歡這樣平靜地與世界相處,喜歡每次砰然心動產生的愉悅。”
——陸慶屹
給你1500元的成本,4年的拍攝時間,沒有專業的設備,只有一部尼康相機,你可以拍出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9分的電影嗎?也許你覺得我是道聽途說,但是就是在上述條件中,拍攝出《四個春天》的陸慶屹導演將告訴你,這一切皆有可能!
【農聲講壇第三十八期】
嘉賓:陸慶屹
主題:《四個春天》——視頻是時間流逝的痕跡
時間:10月20號(周日)18:15開始入場
18:30-20:15觀看電影《四個春天》
20:15-21:15導演分享、問題互動
地點:中國農業大學西校區植保樓報告廳
【嘉賓介紹】
陸慶屹,1973年生于貴州獨山。獨立電影制作人。他耗時6年完成了導演處女作《四個春天》,記錄下家鄉年邁父母尋常生活中的詩意。無論影像還是文字,他觀察日常,卻能剝離日常中的庸碌瑣碎,為平凡的人與事賦予溫度與質感。
他16歲離開家鄉到北京生活,做過足球運動員、出版社編輯、攝影師、礦工等多種職業,目前主要致力于攝影及影像方面的自由創作。2018年,其導演作品《四個春天》曾獲金馬獎的最佳剪輯獎提名及最佳紀錄片提名以及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競賽的最佳紀錄長片。
【作品介紹】
《四個春天》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15歲離家,在異鄉漂泊多年的導演以自己南方小城里的父母為主角,在四年光陰里,以一己之力記錄了他們的美麗日常。在如詩的樂活慢生活圖景中,影像緩緩雕刻出一個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溫柔變遷,以及他們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面對流轉的時間、人生的得失起落。“不管是什么樣的內容,至少它可以記錄一些流逝的時光,我是留戀這些東西的”,陸慶屹在拍攝結束后這樣說到。《四個春天》中飽含詩意現實主義的余味,用溫暖的春天力量,將歲月的苦難化為財富,在日常普通的生活中,挖掘出了深刻的審美意義。很多觀眾看完反映,《四個春天》讓我們看到了已經失去的“詩意生活”和“家庭情懷”,時光無情但是生活有詩,看過影片,讓我們忍不住去擁抱生活。
附:
此次農聲講壇為院級素質教育講座,予以農學院、園藝學院、植物保護學院本科生一定的綜合測評加分。
歡迎廣大感興趣的師生參加!請有意愿參見講座的同學掃碼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