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星期五)14:30 - 21:00 會議注冊 | ||||||
9月8日(星期六) | ||||||
08:30 - 10:00 | 開幕式 地點:報告廳 | |||||
08:30 – 08:50 | 校領導致辭:錢學軍,中國農業大學 黨委副書記 | 主持人:武晉,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副院長/教授 | ||||
08:50 - 09:00 | 院長致辭:葉敬忠,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院長/教授 | |||||
09:00 - 10:00 | 主旨演講1:鄉村振興與治理 王春光,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 副所長/研究員 | |||||
10:00 - 10:30 | 合影、休息 | |||||
10:30 - 12:00 | 分論壇1:鄉村振興的理論、思想與政策 地點:報告廳 主 持 人:李 卓,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博士生 點評嘉賓:王春光,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 副所長/研究員 武 晉,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副院長/教授 | 分論壇2:城鄉關系與城鄉融合發展 地點:008教室 主 持 人:杜潔,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博士生 點評嘉賓:林萬龍,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教授 何慧麗,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副院長/教授 | ||||
1 | 論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邏輯新思維 | 丁立江 國家行政學院 | 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淺析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行政路徑 | 張月昕 南京師范大學 | ||
2 | 多源流理論視域下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議程分析 | 朱代瓊 華中科技大學 | 中國鄉村建設的回顧與反思 | 羅士泂 中國人民大學 | ||
3 | 工商資本助力鄉村振興:多方主體利益訴求、沖突與化解對策 | 于麗衛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巢狀市場的興起與新鄉村性的構建 | 王 維 中國農業大學 | ||
4 | 山地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路徑選擇和經驗探索——以紅河州元陽縣者臺村為例 | 朱寶雯 云南大學 | 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反擔保機制的適宜性與實現途徑研究——基于外部治理與內部治理視角 | 吳一恒 南京農業大學 | ||
5 | 村落復權、政黨拓展與耦合調整——鄉村振興“治理有效”的結構-類型學分析 | 徐明強、許漢澤 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 農戶宅基地退出意愿影響因素研究——以湖北省兩縣區為例 | 張經緯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
14:00 - 15:45 | 分論壇3:精準扶貧:實踐與經驗 地點:報告廳 主 持 人:徐衛周,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博士生 點評嘉賓:左 停,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教授 熊春文,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教授 | 分論壇4:鄉村治理體系 地點:008教室 主 持 人:王 添,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博士生 點評嘉賓:王曉毅,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 研究員 任大鵬,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教授 | ||||
1 | “沒有發展的安置”:易地扶貧搬遷的的“城市迷思”及其理論反思 | 馬流輝 華東理工大學 | “行政包干制”在深度貧困治理中的實踐及其后果 | 李 卓 中國農業大學 | ||
2 | 扶貧的錯位、虛化、異化與負溢出 | 王 琳、伍 麟 武漢大學 | 社會治理社會化:鄉村振興背景下鄉風文明的實現路徑 | 劉 升 貴州大學 | ||
3 | 環境服務付費減貧的國際經驗及借鑒 | 吳 樂 中國農業大學 | 村財鄉管、基層財務與公共品供給:基于CHIP2007數據的微觀實證 | 盧圣華、汪暉 浙江大學 | ||
4 | 鄉村振興背景下民族地區旅游扶貧模式研究——以湖南雪峰山為例 | 譚樂霖 中央民族大學 | 鄉村自主治理中的公共性重建:規則、公共權威與共享規范 | 劉淑姣、劉筱紅 華中師范大學 | ||
5 | 財政精準扶貧的收入分配績效評價研究 ——基于廣西52個貧困縣的DEA分析 | 朱良華 梧州學院 | 農村飲水改善、農戶支付意愿及其實證 | 鄧新杰、趙連閣 浙江工商大學 | ||
6 | 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治理現狀、困難和出路 | 孫興斌 中國農業大學 | 改革開放40年以來“項目制”研究回顧及其反思 | 豆書龍、張明皓 中國農業大學 | ||
15:45 - 16:00 | 休息 | |||||
16:00 - 17:30 | 分論壇5: 農村文化、農村教育 地點:報告廳 主 持 人:折曦,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博士生 點評嘉賓:左 停,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教授 熊春文,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教授 | 分論壇6: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地點:008教室 主 持 人:肖榮榮,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博士生 點評嘉賓:王曉毅,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 研究員 任大鵬,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教授 | ||||
1 | 文化自信視域下鄉村文化振興的瓶頸及路徑 | 崔晨濤 南開大學 | 共享共治:“互聯網+”時代農民合作社包容性發展研究 | 楊光華 重慶郵電大學 | ||
2 | 深度貧困地區的學前教育困境與出路 | 孫清波 中國農業大學 | 嵌入性文化傳統與牧民合作經濟——以內蒙古牧區C嘎查為例 | 孟根達來 中國人民大學 | ||
3 | 農村中小學校布局調整研究的熱點主題與演化路徑 | 劉錦怡 湖南農業大學 | 婦女合作經濟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的實踐機制 | 海莉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4 | 宗族理事會與鄉村治理現代化——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背景 | 張露露 南開大學 | 合作社的政治生態與內部治理 | 趙 鑫 中國農業大學 | ||
5 | 農村互助養老的制度化:概念、必要性與路徑 | 王建云 華東師范大學 | 鄉村自組織的法治嵌入——基于黔東南地區歸平侗寨房族組織的田野考察 | 陳寒非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
9月9日(星期日) | ||||||
09:00 – 09:45 | 主旨演講2:鄉村變革與中國轉型 劉守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教授 | 主持人:齊顧波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教授 地 點:報告廳 | ||||
09:45 - 11:00 | 分論壇7:鄉村與小農戶的產業發展 地 點:報告廳 主 持 人:豆書龍,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博士生 點評嘉賓: 劉守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教授 齊顧波,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教授 | |||||
1 | 鄉村振興背景下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理論邏輯與實踐策略研究 | 陳 健、蘇志豪 中國農業大學 | ||||
2 | 農業轉型的社區動力及村社治理機制——以陜西D縣河灘村的農業變遷為例 | 馮 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3 | 農作物種植結構變遷的地區經驗和深層邏輯 ——以甘肅定西L村為例 | 郭鵬鵬 蘭州大學 | ||||
4 | 托管經營:經濟作物中小農經營現代化的新走向 | 曾紅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5 |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俄農業合作現狀與前景研究 | 王 恒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11:00 - 11:30 | 休 息 | |||||
11:30 - 12:00 | 優秀論文頒獎與閉幕式 閉幕致辭: 齊顧波,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教授 | 地點:報告廳 主持人:陸繼霞,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教授 |
第十屆中國農村發展研究博士生暨青年學者論壇組委會
2018年8月27日